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襄阳挺起发展“硬脊梁”

  “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定位

  如何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提供硬核支撑?

  GDP接连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2024年,襄阳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头部方阵!

  当省委、省政府吹响“建成支点、挺进9万亿”的冲锋号,襄阳这座千年古城正昂首阔步奋进新征程。

  如何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紧盯发展头部要务,为全省大局勇挑大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海涛的话语铿锵有力。

  号角已吹响,战鼓正催征!在襄阳大地,一幅壮阔的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从三线建设的工业重镇,到东风出山的汽车之城,再到国家明确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一次次奏响了时代奋进强音。

  省委、省政府对襄阳发展始终高度关注、寄予厚望,在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新征程中,赋予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定位。

  “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给襄阳很高的定位,我们必须要有实力来匹配这些定位。”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省人大财经委财经咨询专家李地宝说,“襄阳,不甘人后!”

  看区位,七省通衢,千帆竞发;钢铁动脉,在此交会!

  ——襄阳联通南北、桥接东西,浩吉、焦柳、襄渝、汉丹4条货运铁路线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襄阳港,集铁路枢纽和航运枢纽优势于一体。

  看产业,企业厂房,机器轰鸣;创新创业,热潮涌动!

  ——襄阳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央企集聚地,亦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产业体系门类齐全、功能完整。

  看发展,立体枢纽,大道如虹;街巷焕新,古今辉映。

  ——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内外部通达性不断增强;古城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实现新突破,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月6日,全市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大会举行,向全市发出了“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切实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市场主体上、体现到城市能级和发展质效上”的号召。

  挺膺向前,时不我待!襄阳各地迸发新气象。

  市“四大家”领导牵头,带队学习、带头出征。10个招商团队闻令而动,接连奔赴各地,掀起外出招商热潮。

  高新区积极动员,将主要精力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把主要力量投入项目建设,为襄阳市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更大力量。东津新区(经开区)推出六大举措,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积极奋进发展氛围,加力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各县(市、区)奋勇争先、新招迭出,你追我赶为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挺膺贡献。

  以“开门红、开门好”促“全年彩、全年好”!襄阳将努力挺起支点建设的“硬脊梁”!

  位于枣阳市的双登储能科技项目智能化生产线,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智能化设备生产储能锂离子电池。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近年来,襄阳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129家规上工厂马力全开、1675家高新企业热火朝天、400家专精特新企业干劲十足……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剑指千亿级;“襄阳造”座椅随C919翱翔九天,“神舟”飞船里的襄阳密封件闪耀星河;中日龙的智能机械手臂于流水线间穿针引线,在手术台上精准起舞;汇尔杰的玄武岩于月表镌刻“中国红”,以创新针脚绣出苍穹壮歌!

  市场主体茁壮成长,2024年全市实有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3.19%,其中企业同比增长25.18%,总数达23.48万户,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服务业增速大幅进位,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跃居全省第二。

  2024年,刀刃向内的改革,换来了企业轻装上阵的“加速度”:15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提质增效;“政策通”平台让438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700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

  “这些营商环境是政府通过自我革命,为企业发展在程序、机制等方面带来的更多便捷。”李地宝认为,随着改革推进,城市之间在政策上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未来的营商环境不仅要看政务服务,更要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哪吒闹海!在成都,从上游的内容创作到中游的制作加工,再到下游的发行推广,一个闭环式的动画产业生态在这里“滋养生根”。机器人扭秧歌!“六小龙”抢滩杭州的背后,是当地深耕人工智能多年形成的产业环境——截至去年12月,杭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00多家。

  “襄阳也应围绕强链聚能,形成产业生态。”李地宝表示襄阳要积极构筑“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一方面为现有企业与产业创新发展、裂变升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

  转型突围,唯快不破!襄阳早已蓄势待发!

  东风纳米01新能源汽车月产突破10000辆,53家襄阳本地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配套零部件;长源朗弘跨界布局飞行汽车,蔚蓝通航开辟低空旅游新体验,枣阳通用机场获批;中国移动百亿级“新基建”项目牵手襄阳……

  “襄阳的‘新赛道’产业发展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李地宝表示,我们要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以“质”致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前沿技术,不断加强从“0”到“1”的创新,在技术层面补短板、锻长板,研发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在新链条上不断延伸,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里,襄阳正尽情翱翔!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襄阳开幕(资料图片)

  2024年,东津新区人口增至22.7万人,连续10年保持正增长。截至2024年7月,襄阳中心城区人口增至237万人,其中周边城市落户11.3万人。这是襄阳城市吸引力、辐射力显著增强的蕞好证明。

  跳动的数字,折射出襄阳强劲的“虹吸效应”。

  “一座城市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活力。”李地宝说,厚植人才沃土,更需要我们在软硬环境上下更大功夫。

  在人才服务方面,襄阳成立人才集团,全面落实“1+7”人才新政,创新“襄才卡”免申即享服务模式,为人才在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生活、文体休闲游憩等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李地宝说,近年来,襄阳不断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数不胜数的美食、人山人海的夜市、激情四射的舞台,鳞次栉比的商圈,在襄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当管家巷夜市升腾人间烟火,当唐城夜游再现盛唐风华,当华侨城的过山车划出青春弧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用“诗与远方”留住年轻人的心。

  西武、郑渝高铁相继开通,襄荆高铁即将开始全线铺轨……高铁“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全国170多座城市加入了襄阳的“朋友圈”。

  刘集机场完成改造,直飞全国30个城市;“襄阳—芽庄”国际航线成功首航,“襄阳—曼谷”正式开通,襄阳走出去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

  推进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积极稳妥疏解古城功能和人口,两年来共推动32家单位外迁;深挖古城历史文化底蕴,完成了单家祠堂、仲宣楼、长门、襄王府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陈列布展……襄阳的文化味更浓了!

  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开发“AI社区助手”,推动社保、医保、高龄补贴等30个高频事项免申办、智能办、帮代办,居民办事更加方便。

  发布《襄阳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27年底完成3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开展“蓝天保卫战”,2024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4天,创历史新高……

  城市升级焕新颜,汉水襄水碧波涟,蓝天白云成常态——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协奏曲中,襄阳奏响了宜居宜业的新乐章。

  风起汉江畔,弄潮正当时!从“6000亿俱乐部”跃向“万亿之城”,襄阳正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在新时代坐标系中刻下奋进的印记。

  汉江潮涌千帆竞,襄阳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现代化觉醒”新篇章!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四川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成都郫都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成都郫都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坐拥西部首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成都市氢能产业版图的核心区、川菜产业示范区,聚集了华为、京东方、华虹、英特尔西门子富士康、东方氢能等龙头企业,形成了“芯片—屏幕—终端—软件”的全产业链生态。当前,郫都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赶订单、促稳产、优服务多管齐下,郫都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