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再添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紧接01版打造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31个优秀场景,2家单位获评国家“数字领航”示范,建成2座全球“灯塔工厂”,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是开展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的第二年,200余家企业积极申报,经过区(市)县推荐、专家评定,蕞终认定智能工厂35个,数字化车间73个。
数据显示,成都目前累计已有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8个。从行业分布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呈集群化发展,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占总数的54%。其中,智能工厂数量蕞多的产业是电子信息,有17家,占总数的35%,主要集聚在智能终端、电池储能等细分领域;47个数字化车间数量高聚合在装备制造产业,占总量的43%,智能终端、食品、新材料、汽车4个细分领域数字化车间占总量的50%。
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当下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转型仍存有困惑。那么,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而言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
在通威太阳能5G智慧园区,记者找到了答案。通威太阳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同等产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相比,在“智造”的加持下,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年产能达90GW,累计出货量突破160GW。
降本之外,还带来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位于武侯区的上市公司中密控股现有优泰科(苏州)、大连华阳、四川日机、自贡新地佩尔阀门4家子公司。但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提高了管理的难度。在此之下,针对交货期难以保证、产供销协同效率较低等问题,公司建设协同管理、研发创新、智能制造3大平台,以单体组织的生产管理向多工厂协同的集团制造运营体系转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后,集团内部公司之间的生产协同由过去7-10天缩短为1-3天,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了40%,产品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60天减少到现在的40天。成本核算的精度提高了20%以上。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67亿元,2023年预计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针对企业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成都开展免费数字化评估诊断,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意愿。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咨询诊断服务面向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行业450余家企业分四个阶段持续开展。其中,超过90家企业收到了数字化转型的专属方案。
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瑞雪丰泰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四川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