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30余名外国媒体人组团打卡东郊记忆感受老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
8月29日下午,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走进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以下简称“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中国头部支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就在这里研制成功,因此又有“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美誉。如今,工厂机器的轰鸣声早已停歇,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时尚的潮流律动,工业文明的遗存不仅不显老旧,在数字文创、音乐展演、国潮时尚的加持下,老烟囱、旧厂房们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30余名外媒记者以中央大道为轴,探访了由原厂办大楼改造而成的“7号创意集盒”、全国首家汉服主题艺术空间“蜀宴赋”、园区网红打卡地之一火车头广场等地,沉浸式参观体验了潮流服饰、多元餐饮、精品文创和音乐展演等内容,深度感受传统工业遗存与现代创意潮流元素的有机融合。
来自《斐济太阳报》的Ronald Atesh Kumar正在和身着汉服的蜀宴赋演员合影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邮报》的Jesper Skeel正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外媒记者们在东郊记忆游客中心了解园区历史与规划
如今,高水塔、大烟囱、老厂房已成为东郊记忆的文旅新地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违者必究
扫描或长按关注川观新闻微信号(微信号:cbgc2014)
周末,总爱跟小伙伴到东郊记忆去打卡。东郊记忆,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那些老旧的厂房、斑驳的墙壁,仿佛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时尚活动……这些充满活力的文化元素,为东郊记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一个充满创意与灵感的文化地标。
东郊记忆,是旧与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过去与未来的对话与碰撞,在东郊记忆犹如一场生动的“时光之旅”,烟囱、塔楼、车床、管道、邮筒、火车头……饱经岁月洗礼的硬件虽然已陈旧,但东郊记忆承载的内容却在实时更新。新与旧的碰撞,工业与文艺的融合,传统和创新的并行,在成都东郊诞生了蕞工业、蕞鲜活、蕞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记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沉浸体验东郊记忆,不止在“东郊”,也不止在记忆里,跳出东郊记忆,更多深度感受。东郊记忆,长存心底。
版权声明:本文由四川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