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月12日,四川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国务院近期批复同意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整体情况。
据了解,《规划》坚定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国家使命,坚持世界眼光、时代特色,明确城市性质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愿景: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发展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
为实现目标愿景,《规划》明确从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健全空间治理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在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方面,《规划》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提出保护“两山两区”(“两山”指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区”指市域西部成都平原农业区和龙泉山东侧丘陵农业区)、发展“两翼三轴”(“两翼”指东西两翼组群城市,“三轴”指三条城市轴线,包括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的平行带状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在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方面,《规划》全域统筹“三中心一基地”(“三中心一基地”指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空间布局,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其中,布局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规划》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为目标,顺应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布局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明确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牵引,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做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和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布局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规划》规划构建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建强中西部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和中西部陆港主枢纽,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增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支撑作用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布局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锚定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方面,《规划》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立蓝绿交融的全域公园体系和三级绿道网络,创新“公园+”布局模式,城市居民可就地就近享受优质生态资源,让城市更加美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布局重大公共服务及功能型设施,强化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空间供给,构建15分钟生活圈,让城市更加温暖。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系统,让城市更加便捷。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韧性,统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加安全。健全全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三城三都”指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塑造“望山观水、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让城市更具魅力。
在健全空间治理体系方面,《规划》坚持系统推进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差异化开展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等区域改造,划定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开发片区,加强地下空间功能复合、分层利用,围绕轨道站点,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坚持以信息化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
相关链接
成都这座公园城市将如何“生长”?详细解读来了
《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 明确“三中心一基地”城市核心功能定位
描绘更美发展蓝图,成都有哪些具体规划举措?
国务院批复:赋予成都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竞争力 成都全域统筹“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空间布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2] [京ICP备05004340号-1]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4年10月14日 14:43
10月12日,四川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国务院近期批复同意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整体情况。
据了解,《规划》坚定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国家使命,坚持世界眼光、时代特色,明确城市性质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愿景: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发展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
为实现目标愿景,《规划》明确从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健全空间治理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在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方面,《规划》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提出保护“两山两区”(“两山”指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区”指市域西部成都平原农业区和龙泉山东侧丘陵农业区)、发展“两翼三轴”(“两翼”指东西两翼组群城市,“三轴”指三条城市轴线,包括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的平行带状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在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方面,《规划》全域统筹“三中心一基地”(“三中心一基地”指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空间布局,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其中,布局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规划》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为目标,顺应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布局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明确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牵引,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做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和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布局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规划》规划构建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建强中西部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和中西部陆港主枢纽,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增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支撑作用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布局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锚定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方面,《规划》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立蓝绿交融的全域公园体系和三级绿道网络,创新“公园+”布局模式,城市居民可就地就近享受优质生态资源,让城市更加美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布局重大公共服务及功能型设施,强化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空间供给,构建15分钟生活圈,让城市更加温暖。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系统,让城市更加便捷。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韧性,统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加安全。健全全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三城三都”指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塑造“望山观水、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让城市更具魅力。
在健全空间治理体系方面,《规划》坚持系统推进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差异化开展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等区域改造,划定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开发片区,加强地下空间功能复合、分层利用,围绕轨道站点,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坚持以信息化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
版权声明:本文由四川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